我的收藏无障碍阅读

南陵县各镇主动作为 推动赋权落到实处

发布时间:2023-12-25 11:19 信息来源:南陵县委编办 阅读次数: 字号:【

“有责任、没权力”“看得见、管不着”是基层治理的堵点,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。从2018年7月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开展扩权试点,到2022年12月作出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的重大决定,我省镇街赋权扩能按下了“快捷键”、启动了“加速度”。赋权就是最好的赋能。作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,南陵县委、县政府审时度势,以综合监管行政执法改革为抓手,及时组建领导机构,主要领导靠前指挥、冲锋陷阵。县委编办、县司法局联袂牵头、勇立潮头,成立工作专班,做好乡镇“扩权赋能”的大文章。各镇主动作为,争当“权能冠军”。

一、制作“权”谱

围绕赋权事项471项权力清单,赋权部门与各镇深入研判,逐项分析,不图“大而全”,不搞“一刀切”,做到“一事一议、一镇一策”,完善“一目录三清单”,构建富有本土特色的乡镇权力图谱。基层治理的盲区、群众关注的焦点,成为清单的“热门之选”。工山镇拥有广阔山场,聚焦林业、矿山赋权,唱好“山歌”;弋江镇作为传统的水乡,突出河道采砂、渔政管理,咏好“水调”;籍山镇坐拥主城区,聚焦市容、物业执法,谱好“城曲”。许镇镇携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之余威,一举拿下355项权力而荣膺全市“单打冠军”。

二、挑选“权”师

徒善不足以为政。徒法不能以自行。谁来执掌权柄,当好“执剑人”是推动赋权的先决条件。面对乡镇人少事多的状况,南陵县通过减上补下、人员下沉、机构整合、内部挖潜等多种方式,根据镇域工作实际,合理确定编制员额,统一组建镇级综合执法大队。全县共计下放行政编制19名、下沉部门派驻人员60名,保障新机构有效运行。精心挑选精兵强将,选优配强执法力量,把有效的资源用在刀刃上。积极鼓励各镇在编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考试,组织专家为参考人员开设业务培训,全县8个镇参考率、通过率在全市均名列前茅,并有籍山等5个镇的“权”师悉数上岸,100%通关。

三、苦练“权”法

权力是把双刃剑。如何避免权力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赋权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。该县明确办事归一口、最多跑一次、监管接一网、镇队合一股、管服化一身、两法融一体 的权力运行法则,注重建章立制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。为提升综合执法能力素质,组织城管等15个赋权单位分赴各镇,下沉一线带领镇级执法人员执法办案,开展综合执法比武大练兵。注重“三训两改”政治教育,苦练独门“心”法;整合赋权部门执法办案“十八般武艺”,演练各派“手法”;做到内外兼修,博采众家之长。小班化教学、场景化培训、科目化演练,让基层人员大开“法”眼,找到“法”门。工山镇发扬“攻山”精神,开出全县赋权之后的首张罚单,给“友队”当好了示范、树起了标杆。

四、拼尽“权”力

本轮赋权尽管“权”出多门,事项庞杂,但主要集中在审批服务、综合执法两大流派。按照“审批服务进大厅、综合执法在大队”的总体原则,南陵县念好“简约、高效、精干、便民”的八字真经,通过“月调度、季分析、年总结”的方式推动各类赋权事项落地见效,防止权力空转,避免执法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。始终树牢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立场,以便民为第一原则,设立4+1”窗口(民政、医保、社保、卫健和1个特色窗口),让群众少跑路、让数据多跑腿。将12345投诉、民声呼应、市长热线、网格员排查等涉及行政执法事项办理与综合执法无缝衔接,建立完善“基层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。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“金标准”,把执法规范度作为评查的“硬约束”,减少推诿扯皮,提升执法效能,杜绝怕啃“硬骨头”的消极躺平思想,抵制想做“老好人”的违规摆平陋习。

五、配齐“权”具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的要求,对执法器具提出了新的需求。各镇先行先试,各显其能,加强执法场所建设,添置基本执法装备。家发镇率先垂范,盘活现有办公场所,根据执法工作需求,高标准建设集成式综合执法办案中心。弋江镇结合政府建设项目,高起点规划设计执法办案中心。目前,全县各镇均已实现执法场所相对集中的“小目标”。基层财力有限,大搞“武备竞赛”,追求“装备自由”不符合乡镇的调性。过好“紧日子”就不能任性“买买买”,但也不能捂紧钱袋子一味“等等等”。该县对标省市政策导向,参考条线执法队伍装备规定,吸纳地方执法场所建设标准,学习先发地区做法,制定本地执法场所装备建设指南。4类51项名录让场所装备建设有章可循。各镇坚持实用原则,按照必配和选配的要求,全面配备执法记录仪。聚力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,5个渔政执法重镇统一添置渔政艇,开辟水陆道场,练就“水上漂”,让违法捕猎者无处遁形。

六、搭建“权”台

权力是群众关注的焦点,也极易形成社会的热点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既是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”的跳出“历史周期律”的第一个历史答案的核心要义,也是“自我革命”第二个历史答案的本质要求。南陵县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,搭建运行平台,为权力装上看板、围上护栏。线下,各镇统一成立由书记、镇长分别担任政委、指挥长的综合执法指挥中心,发挥统筹协调作用,会商重大事项处置,指挥调度部门派驻执法机构,实现“一个中心管指挥、一支队伍管执法”。线上,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围绕“智慧治理”,依托“智慧城市”,牵头组织开发“智慧监管”综合执法网上平台。测试版本经过各大门派“华山论剑”,反复修改完善,即将进入试运行。海量法规数据库、执法文书自动生成等模块大大减轻了基层执法的重复劳动,减少了元气的消耗。而其附设的远程办案系统也自带“主角光环”,让寂寞高手们“隔空打牛”式的非现场执法成为可能。

打印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