弋江区委编办按照“严控总量、统筹使用、有减有增、动态平衡、保证重点、服务发展”的思路,落实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的原则,围绕教育、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实施创新举措,加强编制动态调整,提升编制使用效益。
一是强化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,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单列管理、专编专用,严禁其他事业单位以任何形式挪用、借用、挤占中小学教职工编制。根据全区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、学生人数变化、教职工结构变化等情况,逐校分配编制使用计划,解决学校间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矛盾,有效实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在学校和学段之间动态调整、均衡配置。对教师人才引入的用编需求给予保障,拓宽公费师范生、优秀教师引进等补充教师渠道,为教师队伍补充新生力量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,积极为第二十五中学等12所学校党组织申报核定领导职数,增加正科级职数3名,副科级职数2名,正股级职数8名,加强了党组织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。
二是用活“周转池”编制,助推区级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。深化区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,通过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“周转池”再到“自建池”的顺向流动,发挥编制的正向激励作用。上半年,对芜湖市眼科医院(弋江区医院)2023年度周转池编制使用计划 8 名人员按相关程序完成入编,同时积极申报2024年度周转池制度公立医院编制使用计划。眼科医院在实施编制周转池制度前,高级职称8人,实施后高级职称39人,增长388%;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在实施前5人,实施后15人,增长200%。
三是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,统筹兼顾用好用活编制资源。加强与区财政、人社、教育等部门沟通协调,立足现有编制资源,统筹用好、用活事业单位编制,加大编制和人员统筹力度,强化人才精准供给,提升编制使用效益。坚决把好用编进人“入口关”,防止因干部调整、人员招录等情况造成单位超编进人,对超编、满编机关事业单位一律不安排用编进人计划。用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,根据中小学生源变化趋势,科学合理谋划中长期用编进人计划,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。